但儒家的入世和入仕常常受到误解,说他们喜欢当官发财,章太炎就说儒家的富贵利禄之心太重。
《光明日报》、《文汇报》、《海峡都市报》、、《海峡生活报》、菲律宾《世界日报》、马来西亚《燧火評論》、光明网、澎湃新闻、凤凰国学、共识网、爱思想网、大同思想网、儒家网等海内外媒体均对新墨家登场进行跟踪报道。2015年4月份,我于华东师范大学召开的国际新子学研讨会上发表了《告别路径依赖,建构大乘墨学》的新墨家宣言。
2015年11月份,在由我作为召集人的、由香港浸会大学饶宗颐国学院主办的普世价值再思国际论坛上,我代表新墨家思想学派发表了《作为国学反对派的当代墨学复兴运动》的主题演讲。我们认为,墨家文化的魅力不来自血缘,地域、种族、国别和宗教,人们汇聚在一起共建墨家精神家园,是因为人们对普世价值的追求。新墨家登场作为2015年汉语思想界一重大文化事件,自然受到来自正反两方面的评断。《尚贤》乃政之本,尊尚贤而任使能。最终在民国初年,由胡适、梁启超、孙诒让等人将墨家重新发掘出来,一时注墨、诠墨、解墨,以墨学会通中西诸学的著作层出,世称墨学复兴浪潮。
新墨学应该全面保守古典墨学的基本教义,认真继承墨学原典中的墨家精神:《天志》述有上天信仰。我们也终于可以说:中国墨学登场了。明乎此,则戴氏《疏证》所释古书理字本义用以驳击宋儒者,洵为浅之乎其说理矣。
《缮性》:二者交相养,则和理之分,岂出他哉? 按本文和与恬交相养,而和理出其性。又:仁孝虽彰,而愈非至理。又:物有自然,理有至极,循而直往,则冥然自合。程朱则可谓又自王郭而求重反之孔孟。
(三) 又按皇侃《论语集解义疏》引王弼注,虽只鳞片爪,亦时见理字,兹举其要者。能使之正者何,仪也、静也。
物不妄然,必由理而然,此即董仲舒理使之然之说也。《庄子》书只言道,象注特增理字。又:理有至极,外内相冥。有天理,有人理,有我理,此皆理一分殊也。
中和备质,五材无名也。仲舒此说,盖由荀卿类不悖虽久同理之观念引衍而出。按:王弼主圣人有情,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,惟应物而能无累于物耳。无往焉,故往而不知其所至。
又:自然之理,有积习而成者。鞭其后者,去其不及也。
王郭两家,所以必言自然言理者,其意居然可见。荀子特以理欲对文,而《乐记》增成之为天理人欲。
而清儒戴焦言理,则尤与弼之此条意近。(一) 昔程伊川有性即理也之语,朱晦庵承之,乃谓天即理。此条与晦翁天即理也之说,遥相符会。又:小大之物,苟失其极,则利害之理均。又:善中则善取誉矣,理常俱。弼又言性使之然,此犹言理使之然也。
(六) 《庄子》外杂篇用理字始稍多,而象注用理字处更多,兹再逐条录之如下: 《骈拇》:令万理皆当,非为义也,而义功见。其分各可归类,以类相动,则理见于事矣。
《人间世》:依乎天理,推己性命,若婴儿之直往也。故知之所知者寡,而身之所有者众。
但近性者正,而即性非正。理自生成,则可谓有生成之理,实即自然之理也。
按本文:莫知其所始,若之何其有命也。又:至顺则全,迕逆则毁,斯正理也。盖物各有分,斯即物各有理也。今按:《乐记》篇又谓:乐由中出,礼自外作。
故又遣命之名以明其自尔,而后命理全也。故荀卿书亦屡言象字,此皆其思想递禅痕迹之可见者。
又曰: 心之所可中理,欲虽多,奚伤于治?心之所可失理,欲虽寡,奚止于乱。又:生理已自足于形貌之中,但任之则身存。
且宋儒所提此理字之涵义,亦非前无所承,全由特创也。晦庵《大学》注,本云:物,事也。
道德连文始《老子》,和顺二字,为庄老所爱用,而儒家袭取之,故荀卿及《小戴礼》皆多用和顺字。注文以天理代天字,此犹朱注《论语》获罪于天云天即理也之先例也。此又学者所不可不深玩也。然身之所有者,知或不知也。
理迹对言,理属形而上,迹则形而下。患去而性得者,达理也。
按外杂篇郭注用理字者如上举,共七十六条,其正文本见理字者,已随条备列,较之注文,比数不足十一。按本文:皆有以养,民之理也。
物有定极,宋儒则谓一物一太极,万物一太极。一理不至,则天年无缘得终。